一部iphone6的硬件成本不过1227元,一部三星note4的成本不足1600元,苹果和三星等高端手机暴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不过对于具有更广泛群众基础的低端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乎寻常,它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1999元小米手机的问世被普遍认为拉低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售价,而不足千元的红米系列则可看作是吹响了向低端手机进攻的号角。在此之前,低端手机市场一直是由国内一些山寨厂商所把持,极少发声的低调个性使得外界并不了解其中的利润,直到手机巨头们开始涌入。
红米在低端市场大受欢迎,这使得中华酷联几家传统巨头意识到这里有更为广泛的市场,几乎与“美好的事情即将开始”同步,荣耀畅玩、酷派大神等多个知名厂商旗下不足千元的智能手机纷纷亮相,一时之间,低端市场热闹异常。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是外界对手机巨头进入低端市场的评价,也意味着竞争的激烈。在技术和资金上均处于短板的山寨厂商倒闭或转型成为一种必然。而在这个狭小的价格区间里,巨头们的低价营销之争却刚刚开始。
因为低价,与高端手机相比,它的盈利空间是有限的。任正非曾公开表示华为手机业务应该考虑利润率,这也间接表明了手机行业利润低的事实,那么在低端市场,它贡献的利润无疑是更低的。可是巨头们奋不顾身的杀入,目的何在?
小米是第一个杀入的,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没有生产线的轻型公司,期望的是打造“生态系统”。
miui系统是它的核心,miui系统的用户规模决定了小米生态圈的价值,而手机作为装有miui系统的终端,不过是一个工具。所以迅速占领市场(激活用户)才是小米的最终目的,利用红米在低端市场是其营销的一种手段而已。从战略上来讲,一定程度上的低利润小米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大概可以理解为小米为何会进军低端手机——一切是为了用户规模,为了市场份额。而中华酷联几家巨头的杀入则是双重选择的结果,此时高端市场依旧被苹果和三星紧紧把控,在没有创造性的产品问世时,这个市场基本是谁进谁死;而中端市场已经是军阀混战多方割据的局面,虽然战火连天场面吓人,可是一时半会谁也奈何不了谁;剩下的就只有低端市场,很明显山寨厂商是最好捏的软柿子,红米已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唯一令人担心的是低价手机的利润问题,不过在市场份额的硬性指标面前,不行也得行。
所有进入低端市场的厂商最终面临的都是利润的问题,跟所有的商品一样,手机利润的多少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利润率,一个是销量。既然价位只能低不能高,那么只好提高销量来摊薄成本,提高利润率,从而增加利润,也就是薄利多销。
从手机行业调查数据来看,销量百万级和千万级的利润差距是比较大的,这也成为厂商奋力厮杀的动力。整体上来讲,低端手机硬件上依旧是挣钱的,挣的多少取决于手机的销量。
除了硬件,在软件层面,低端手机的盈利空间则显得更大。这可能在一开始很多厂商没有预料到的,这至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包括软件预装、rom预装、应用分成。
预装软件的黑幕曾在2014年315晚会上被曝光过,政府部门的对此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
即便如此,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用户(主要是安卓系统)都遭遇过预装软件。
预装软件可分明、暗两部分。明的指开机自带一些应用软件,明码标价,因为明,所以这类软件基本“无害”,更多的是一种装机量的需求,也是大多数厂家默认的装机方式,这些应用型的app的价格也大多在1到5元之间。而暗则是预装的一些内含sp吸费代码或者广告弹窗app或者收集用户隐私的应用,这类也是监管部门极力打击的对象,因为不光明,价格上也比较隐晦。
比如搜集隐私类app,大多收集用户年龄,通讯录、短信、地理位置和活动范围等信息,偷偷传到服务器,预装的这些app,相对风险较低,所以利润也不高,一般5元左右。可是遇到sp吸费类的app或者恶意扣费游戏的app,经常会自动定制服务,扣除用户手机话费,属于明显的流氓软件,也是暴利,所以预装的费用也水涨船高。
暗的因为手段卑劣,与民心不符,基本上大的厂商已经划清界限,只有苟延残喘的小厂商与之苟且。
受小米miui的影响,几大巨头均推出了自己的rom系统,所以这部分的利润更多是被残存的中小手机厂商所吞食,按照行规,预装定制版rom的费用大概在8到15元之间。
最后一个是应用分成。就像小米要建“生态系统”一样,几大厂商的rom系统都已经有了平台分发的功能,开发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提交自己的应用,当用户使用产生费用时,厂商和开发者进行分成。举例来说,miui系统接收开发者自己开发的主题模板,用户花钱购买使用,这个费用最终由小米和开发者分成。当平台做的够健壮够开放时,从这里得来的利润分成也不是一笔小数,按照小米官方过去公布的数据,去年开始发力的小米平台分发这块已经盈利达几千万元,要知道小米用户即使到现在也不到一亿,潜力可想而知。
最新的资料显示,已经不止一家巨头在筹划更低价的智能手机(不足500元),而谷歌公司也在7月发布androidone平台,积极推进全球范围内的低价智能手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低端市场,智能手机依旧有十分可观的盈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