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以“宽带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电信日刚刚过去,而一波虚拟运营商的到来似乎有些喧宾夺主。
5月以来,迪信通、苏宁互联、分享通信纷纷发布业务品牌和宣布170号码预售。5月4日,话机世界宣布开始发售170号段,这也是国内首个正式放号的虚拟运营商。阿里通信也宣布170号段首批限量公测,在北京、浙江、广东三地发放300个号码。
截止目前,19家虚拟运营商过半数已推出业务品牌并具备放号能力,这也意味着虚拟运营商的市场考验期即将到来。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强调“私人定制”的“170时代”正快步到来。
半数以上消费者没听过“虚拟运营商”
虚拟运营商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讲还是个新鲜的事物。
所谓虚拟运营商,是指与电信运营商在某项业务或者某几项业务上形成合作关系的九游会平台的合作伙伴,它以自己的品牌面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拥有自己的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体系。“170”号段作为虚拟运营商的专属号段(其中“1700”为电信,“1705”为移动,“1709”为联通),获牌企业将可以租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基于自身品牌的通信服务。
2014年4月15日,艾媒咨询发布了《2014中国虚拟运营商客户关注度研究报告》。报告显示:62.9%的用户没听说过虚拟运营商,28.5%的用户认为虚拟运营商的资费会更加优惠。由于受到携号转网的限制,75.7%的用户不会办理虚拟运营业务。此外,网络覆盖情况也成为主要考虑的原因。
当下,我国虚拟运营商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这个新新事物,用户还是不太感冒,而且对于资费也更为敏感。
早在2012年6月28日,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民营资本进入的八大领域。
2013年1月8日,工信部出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后,业内普遍认为,虚拟运营商设立已成必然,因为该文件规定,“基础电信商应保障在试点期间至少与2家以上转售企业合作”;但其中也明确转售业务商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且不能自建网络、无号码资源,地位将类似于sp企业,这说明要依赖三大运营商才能生存。
国家工信部于2013年12月26日下午发放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首批获得牌照的企业确定为11家,这标志着民营资本正式进入电信领域。2014年1月29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发放第二批共8家虚拟运营牌照。
今年3月31日,就在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成立之际,首个虚拟运营商170普通用户手机卡拨打成功。随着首个170电话的拨打成功、客服号码的公布,以及三家基础运营商转售号码的相继亮相,意味着一贯只显示三大运营商标识的界面将被彻底改变,随之也将出现诸如阿里通信、苏宁通信等新的标识。种种动作表明,虚拟运营业务已正式进入启动阶段。
手持170号段的各个虚拟运营商有很多来自互联网企业,涉及了互联网、手机与家电连锁、网络游戏、健康等不同行业。也将互联网思维根植到电信行业,首先革掉了固定套餐和剩余流量月底清零的命,更有剩余套餐转赠的新奇举措,一场电信业“大迁移”即将到来。
虚拟运营商有啥用?
简单来说,消费者可以从虚拟运营商处得到更加多样的服务,同时也有望获得更多“免费”的服务。
为了竞争,虚拟运营商完全可能推出免费产品,然后通过其他服务盈利,就如同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玩法一样。和传统运营商不同,虚拟运营商没有了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困扰,在接地气方面无疑更具活力。
以阿里巴巴为例,成为虚拟运营商后,阿里可以让使用其手机号段的用户玩“来往”、上淘宝天猫时,流量完全免费。除了阿里通信官方门户外,消费者可在淘宝和天猫的平台上享受在线选号入网、充值缴费、阿里合约计划等一站式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虚拟运营商将能够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行业规模,并向细分的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增长。
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虚拟运营商能够降低其获取用户的成本;而对于手机制造商,也可以通过虚拟运营商来获得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虚拟运营商的加入将让消费者的选择面扩大,如果觉得某个电信运营商的资费比较贵,那么就可以选择价格较为便宜的虚拟运营商。
资费价格战开启
4月10日,新晋虚拟运营商蜗牛移动推出了基于170号段的sim卡—“免卡”,以免费为噱头正式点燃了虚拟运营商的资费战火。根据蜗牛移动公布的信息,其“免卡”含半年内全国移动语音免费,半年内赠送全国流量3g,两年内流量不清零,无套餐,无月租,首批售价为399元。
首批获得牌照的话机世界为用户提供了9档套餐,同时采用了“存多少送多少”的资费策略,实际上话费优惠幅度达50%。同时170号卡用户手机无限时长进行免费保修。
据悉,京东通信、天音通信等数家虚拟运营商,其基础套餐价格从零月租到208元不等,不少套餐几十元就能拥有500mb的上网流量。整体上,虚拟运营商的资费大多低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基础运营商。
面对虚拟运营商的迅猛势头,5月14日,中国移动正式宣布,6月1日起将面向全国客户推出4g新资费,流量单价最高降幅达五成;同时,所有套餐外流量资费都将一致,统一下调为0.29元/mb。
此外,中国联通也借助即将到来的5月17日电信日推出了组合套餐,对资费套餐进行八折销售。这是中国联通首次推出自由组合套餐,这种套餐由不同档位的流量包、语音包、短信包和增值业务包组合,用户可以自由组合套餐。另外,套餐中只有流量包为必选包,其他皆为可选包,而最低的流量包为8元100m。
中国电信在2014年5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针对乐享3g新老用户开启的“套餐加1元,流量翻1倍”,用户只要在原有套餐基础上加1元钱,就可享受套餐内流量翻1倍的实惠。显然这次三大运营商都是有备而来,运营商有意减少营销成本以支持套餐降价。
与以往不同的是,参与这次价格角逐的不仅仅只有传统的三大运营商,不少虚拟运营商早已加入其中。例如即将上线的京东通信,主打无套餐、无合约,而且流量不会每月清零,还可以转赠。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虚拟运营商鲶鱼效应初显。此前,不少虚拟运营商已经宣布要进行套餐流量月底不清零,甚至打出免费牌。资深电信分析师曾韬认为,中国移动降价更多是为了吸引自己的2g和3g用户迁移到4g来,降低4g套餐资费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增加用户。
#p#副标题#e#
“流量不清零”只是个噱头?
从今年4月起,陆续有虚拟运营商发布商用品牌和资费套餐,像“流量不清零”、“无限通话”这种国内消费者呼吁多年的优惠资费,终于成为现实。同时,这种套餐策略无疑也将对传统的运营商套餐体系和资费政策产生冲击。
其实虚拟运营商高喊“流量余量不清零”一点也不意外,毕竟虚拟运营商是“按量”买网络资源,用户用多少我买多少,不像运营商得看菜吃饭,规划建设了多少资源最多只能卖多少资源,要是累积到一定程度突然大规模爆发使用可是很影响用户体验的。但这个问题多多少少也会对流量的批发价格产生影响,同一个地区、时段,不同的流量使用规模可能会形成差级批发价格,运营商很可能对虚拟运营商超出网络承载的流量部分收取高额费用。因此余量不清零的代价就是,必须不断引导客户尽快使用流量,并且对“屯流量”的行为形成识别预警机制。
不过有分析认为,前期宣扬的“流量不清零”策略短期内难以实现。据说是因为中国电信的it支撑系统接口尚未建好,虚拟运营商只能租借中国电信的计费系统。根据官方答复,即便中国电信的it支撑系统接口建好,其“流量不清零”也无法实现。因为中国电信目前给虚拟运营商的分销折扣比较大——4-4.5折,但不允许进行套餐拆包。
此前与中国联通签署虚拟转售业务的蜗牛移动同样不尽如人意。以“零月租、无套餐、流量两年不清零”为卖点的“999免卡”其实并不优惠。一位预订者在官方论坛上说,“以本人用的手机卡为例:89元套餐包含360分钟全国免费通话,120m全国流量……当免卡半年免费结束后按照8元60分钟、3元10m的计费,如果我要用360分钟的话就是48元,120m流量就是36元,总共就是84元,然而我入网电信套餐的时候是预存话费,每月又有话费返还40%,也就是每月89元实际只付53.4元,远低于免卡的资费。”
蜗牛“免卡”一经推出便受热捧,尽管推出了预购模式,不过也遭到消费者的质疑。北京的毛先生4月11日购买了蜗牛的免卡,j9九游会登录官网说需要三个工作日内按照所预留的收货地址予以发货。可实际情是,被告知6月份才开始发货。这一举动着实也让很多预定此卡的消费者感到不满,在蜗牛j9九游会登录官网论坛已经有很多人吐槽。显然,这与已成为首个加入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拟成立民间自律委员会的初衷有悖。
虚拟运营商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像蜗牛此举也并非开拓电信业务增长点,而是希望网罗外围用户促进自身核心业务增长。
虚拟运营商要避免“野蛮生长”
虚拟运营商1999年在欧洲兴起,但真正打破电信市场垄断的案例凤毛麟角,核心原因是基础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签订租用通讯设备协议前,都规定了虚拟业务的发展目标和方案,虚拟运营商只是通信市场的补充,很难撬动“三分天下”的格局。
业内人士透露,虚拟运营商从基础运营商得到的资费批发价仍有利润空间。如,短信业务批发价约7分钱/条,流量批发价约120元/gb,为基础运营商零售价的六至七折。但若基础运营商压价竞争,虚拟运营商就难有价格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副教授苏钢认为,平台服务将成为基础运营商的发展方向,在互联网思维下,美国的基础运营商已推出企业付费、消费者免费使用流量的“反向收费”模式。目前,国内的淘宝也开始尝试与移动、联通合作,推出手机上淘宝流量免费计划,企业替消费者付流量费。只要做好平台服务,虚拟运营商的业务越多,基础运营商的收益就越大,双方才能持续共赢发展。
苏钢说:“虚拟运营商本质上是一种移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营销手段,他们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大于竞争。”
另有分析指出,从目前来看,虚拟运营商当初的豪言壮志并未兑现,但其影响力则远不止当下抱怨、退费这么简单。这个刚刚起步的新兴市场,本应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就怕先行者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大家对转售行业前景产生怀疑,这将极大的阻碍后来者的发展。而对于刚刚与中国移动签署协议的17家民营企业来说又成为一个需要面临的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是将用户拱手送回到基础运营商的怀抱。
种种迹象来看,虚拟运营商要想在一片荆棘中杀出一条血路还是相当不易的。如果说现在对虚拟运营商的生死做出判断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虚拟运营商长期演进的过程中,一片厮杀后必定有些企业无奈退出,有些企业遭遇收购,又或者以其它方式结束自己的虚拟运营之梦,整个行业定将重新洗牌。
对于拥有互联网基因的虚拟运营商来讲,无论前景如何,谁也没发盖棺定论,消费者似乎更愿意关心他们能够带来多少实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