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课外辅导如火如荼 上与不上谁说了算 产经分析 -九游会平台

2011-10-10    中国质量万里行    邱裕明    点击:

课外辅导如火如荼 上与不上谁说了算
课外辅导如火如荼 上与不上谁说了算

  学生学习太累,家长痛恨交费,主管部门态度暧昧。暑假期间的各类课外辅导机构如火如荼不是罪。
  
  炎炎夏日,又一个暑假。结束了一个学期课程的中小学生们并不能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松一口气,因为暑期的学习计划早已安排好,面对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课外辅导,身心俱疲的学生们并不欢迎,如果有选择,他们宁愿去运动,去游玩;家长们的态度也很无奈,为什么在正规学费之外还要交这么多额外的辅导费用呢?甚至国家也一再提倡要给中小学生们减负,并严禁在校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有偿辅导这样的活动。可以说,关于课外辅导,学生是学习太累,家长是痛恨交费,教育主管部门是严禁增加学生负担。但是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类课外辅导机构还是发展得如火如荼呢?
  
  商业资本助推课外辅导产业化发展
  
  课外辅导最初的形式是家教,就是家长请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辅导落后的学科,教师以大学生为主,部分在校教师偶尔也会以有偿的形式给学生补习课程。后来课外辅导进一步发展,从上门的家教辅导到开办小型的辅导班,从假期辅导到平时辅导,课外辅导这一学习形式逐渐成为学生们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过这个时候课外辅导行业也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培训班,还不能称之为产业,真正让课外辅导从小型辅导班发展到巨型产业的,是商业资本的强势介入。
  
  业界著名的课外辅导机构学大教育在2001年的时候还是一个家教中介,然而现在已经是一个上市公司,在中国44个城市设有157个教学中心,其发展之迅猛,实在让人惊讶。快速的发展是因为有了巨额资金的支持,2007年9月,北京巨人教育集团获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同年10月,学大教育和广州卓越教育分别获得1000万美元和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8年和2009年学而思教育两次获得超过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而安博教育分别于2007年、2008年获投资5400万美元和1.03亿美元,连续创造我国教育私募融资之最。
  
  巨额资本的流入让课外辅导机构的规模急剧膨胀起来,也刺激着它们更大的野心。2010年8月,安博教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超过1亿美元;10月,学而思教育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大约1.20亿美元;11月,学大教育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规模约为1.28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中国教育产业有11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其中涉及中小学课外辅导业务的就有学大、学而思、安博(收购了京翰)和新东方(收购了铭师堂)等。
  
  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让课外辅导行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各大辅导机构纷纷在全国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力争扩大规模,赚取更多利润以回报投资人的厚爱。资本是逐利的,国际资本的投入并不是做慈善,而是要获得更大的回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副总裁说:
  
  “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国际资本在把中国教育培训机构‘扶上马,送一程’之后,每天就逼着要业绩。”
  
  逼出来的需求
  
  风险投资商为什么愿意在课外辅导这个小小的行业里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呢?商人的天性是逐利的,投资自然是为了赚钱。不断的投巨资进来是因为他们认为课外辅导的市场规模很大,有利可图。
  
  业内人士认为,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是中国民办教育市场上最具有吸引力的部分。根据艾瑞统计,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已从2007年的1238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18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为23.8%,预计到2014年将增长至4472亿元,2009年到201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7%。而中国目前大约有5400万至6300万中小学生接受课外辅导服务,占到中小学总人数的30%—35%,这一普及率远落后于韩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在日本,24%的小学生和60%的中学生参加过辅导,大约70%的学生在即将中学毕业时接受过辅导。课后辅导服务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普及率将在未来数年内达到70%。这个市场前景也是课外辅导机构在资本市场被看好的原因之一。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规律,有需求才有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是以旺盛的需求为基础的。然而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辅导真的有着这么旺盛的需求吗?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学生对课外辅导的态度远不是欢迎的,很多家长也是被逼无奈,教育主管部门对辅导班也没有明确的表示支持,那么旺盛的需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满足需求只是一般的做法,开发需求才是更加高明的商业手段。有了巨额资金的课外辅导机构采取商业化的方法,把学生的辅导需求放大无数倍,即使没有需求,也会开发出需求来。一时间铺天盖地的“个性化辅导,一对一教学”广告覆盖了各个城市的社区、学校周边及主要街道,对家长和学生进行长时间全方位立体式的轰炸。辅导机构紧紧抓住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结合当今中小学校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让父母们乖乖地为额外的课外辅导买单。怎么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能让孩子在班级里的成绩落在同学的后面?考不上好学校  的话孩子将来怎么办?一个个严重而现实的问题摆在家长的面前,巧舌如簧的“教育咨询师”堪比能把稻草说成金条的包工头,经过严格设计的话术能让最吝啬的家长掏出钱来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
  
  即使对课外辅导看得较为清醒的人最后也不得不屈服于压力,因为别的学生都去辅导了,不去的人就要面临成绩被超过的巨大压力,最后不得不也参加辅导,随波逐流。更为恶劣的情况是有的教师与辅导机构勾结谋利,上课时故意不讲重点,把学生往辅导班里赶,硬生生把学生的辅导需求给创造出来了。
  
  教育产业化导致课外辅导泛滥
  
  家长愿意给课外辅导买单,是应试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中国教育改革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升学压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在一切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必须学会考试,并考出高分,才能让自己顺利升学。由于师资和大班教学等客观原因,很多学生在正规的学校里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或者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时候课外辅导机构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对一个性化”
  
  的辅导确实能让部分学生迅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激烈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需要课外辅导,而教育产业化的政策让这种辅导变得越来越商业化,明目张胆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牺牲教学质量。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投资者可以取得合理回报。而在2004年4月1日实  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开始允许培训学校的投资人可以适当获得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投资者应该纳税,这也就认可了教育产业可以借用资本来发展,而教育培训机构的治理结构也可向可盈利的公司演化。这就给国外风投进入中国民办教育提供了机会,课外辅导的产业化发展由此拉开了序幕。
  
  教育产业化和追逐利润的国际风险投资一拍即合,把课外辅导这样一个小小的培训班做成规模宏大的上市公司,把学生和课外辅导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使课外辅导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课外辅导并没有创造有效的社会价值
  
  应该承认,课外辅导机构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然而这样大规模的商业普及课外辅导对于中国教育的影响是正面的吗?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从内容上来看,课外辅导改变的仅仅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不同的升学人群,整体上并没有创造什么有效的价值。
  
  与其他培训班相比,美术班教会学生画画,游泳班让学生学会了游泳,语言培训使学生掌握一门外语,可是课外辅导只是教会学生怎么解题,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价值吗?
  
  可以说,课外辅导机构的泛滥完全是应试教育环境下过度竞争造成的恶果,其影响只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让辅导机构赚足了利润,而对于中国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如火如荼的课外辅导行业其实完全是“多余的”。

九游会平台-j9九游会登录 | 关于九游会平台 | 联系九游会平台 |
j9九游会登录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j9九游会登录的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