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城乡融合 > >>

让每一名脱贫户守住“稳稳的幸福” 城乡融合 -九游会平台

2022-01-26    来源:青海日报    洪玉杰    点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

1月21日,在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仔细聆听着省长信长星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县长项秀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振奋。

因为有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经历,每每听到报告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字眼,项秀都会用笔勾画出来,并且标注上鲜明的记号,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做?在字里行间,他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同德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平均海拔3660米。2012年以前,同德全县农牧产业几乎为零,75%农牧民处在贫困线以下,6.44万人中,近2.3万人饮水困难,居高不下的因病返贫率,加之因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气象灾害频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背负着沉重的贫苦。

2012年11月1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六大项目,集中力量解决同德特殊类型贫困问题。一场在青海省史无前例的特殊类型扶贫攻坚,让久积贫困的同德,不仅摘下长期以来“全省最穷县”的帽子,还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实现了“六个全省第一”。

休会期间,项秀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拨通同德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春佳的视频电话。

“围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没有多余的寒暄话,项秀拿着报告,把大家关心的“干货”认真地念起来。

杨春佳一边认真听一边仔细地记在本子上,“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村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合作社成员以土地入股、牛羊入股,再争取实现‘千万大礼包’的分红!”杨春佳感到有底气又足了许多。

杨春佳所说的“千万大礼包”是今年1月19日举行的2021年度同德县村集体收益分红大会,全县各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1905万元,2021年度村集体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牧场收益高达7008.47万元。

你一言,我一语,就“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话题,两个人在电话里敞开心扉。一系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县”,创建“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推动饲草牦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等想法“应运而生”,并很默契地达成共识。

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摘掉贫困帽子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路上,青海省该如何迎接新的大考?

近年来,青海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青扶贫“四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有力、有序、有效统筹落实“八个一批”、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重点任务,用“精准”这把利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

没有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乡村全面振兴就失去了基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

“我这个年龄外面去打工人家肯定不要咯!在合作社采摘辣椒,离家近、活不累,每天都有90元钱的工资,生活好着呢。”时值深冬,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黄河滩村的设施温棚辣椒基地上,68岁的赵国义正和同村的老人们忙着采摘、装箱。

省人大代表、贵德县县长萨尔娜介绍,在黄河谷地的贵德辣椒因其身长、皮薄、肉厚、微辣、口感较脆而闻名省内外。近年来,以黄河滩村为代表,依托露天蔬菜产业,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当地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不仅是辣椒产业红火了老百姓的生活,畜牧养殖、生态种植、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一项项特色产业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2021年以来,青海持续做大做强牦牛、藏羊、药材、油菜、马铃薯、青稞、蔬菜、枸杞、饲草、民间手工艺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青海省消费扶贫三年行动方案》落地,累计认定帮扶企业351家、帮扶产品4043款,年产值近300亿元。持续加强“三专一平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和线下销售,全省消费帮扶销售额近24亿元,年底有望突破35亿元。

牢牢守住“稳稳的幸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新建的藏式砖房整齐排列在碧波荡漾的黄河岸边。村卫生室干净明亮,硬化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接到灶头上……这一切,让德吉村村民加羊索南心里暖暖的:“搬下山后,我开起了农家乐,年均收入从以前的3000多元增加到1万多元,现在村里人人都有事做、有钱挣!”

以德吉村为例的美丽乡村的精彩嬗变,也是全省脱贫攻坚成果的生动写照。

2021年,青海省坚持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乡村振兴试点为突破口,以壮大产业和就业为抓手,突出重点帮扶县,持续抓好乡村基础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乡村综合治理、巩固脱贫成果等工作,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扎实有序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这让省政协委员、海南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卓玛杰对新一年的工作充满期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宜居乡村,得让乡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让村庄“颜值”与“气质”持续提升。

早在2020年6月,卓玛杰所在的共和县就启动了全域无垃圾县创建试点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自被列入全省农村牧区全域无垃圾省创建试点县以来,共和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现在我们村子环境整洁了,在外务工的更愿意在家乡发展,一句话,现在的农村一点儿都不比城里差。”卓玛杰由衷地感到知足与幸福。

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穿行在青海大地,广袤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农业产业逆势突围,发展潜能加快释放……每一名脱贫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牢牢守住着这“稳稳的幸福”。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网站地图